今日秋分 | 读几首关于秋天的诗

发布时间:2022-09-23      来源:网络综合            浏览人数:2431人次


9月23日秋分


秋分.jpg

(图片来源:长江网绿镜头)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这一天昼夜均分,过了这天日渐短变长,气温也由热转凉。


秋分三候:雷始收声;蛰虫还户;水始涸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作者 苏轼 (1037年-1101年),我国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清新豪健,其词开豪放一派。他善书,为"宋四家"之一。也擅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他的人生后半段命运多舛,但是他在逆境中写下的诸多诗文至今读来仍令人感怀不已。



如果你在秋天光临


如果你在秋天光临,

我会将夏季掸尽,

一半用微笑,一半用轻蔑,

就像主妇,赶走一只苍蝇。


如果我能一年后见你,

我会把每个月绕成线球,

把它们放进不同的抽屉,

一直等到它们的日期。


如果要推迟几个世纪,

我就会屈指将它们计算,

直到手指落到

范·达尔曼岛。


如果确定,要到

你我今生结束,

就像果皮,我会随手一扔,

然后,品尝永恒。


但现在,谁都不知

时间之翼有多长,

它驱赶着我,就像蜂妖,

不会告诉我,它的刺。


(万源一 译)


作者 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十九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大部分时间在家中闭门不出,只通过信件与人往来。她的生活平淡单调,可是她的诗歌却拥有惊人的创造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描述和阐述了死亡、爱情、自然、灵魂等诸多话题。



秋颂


I

雾霭的季节,果实圆熟的时令,

你跟催熟万类的太阳是密友;

同他合谋着怎样使藤蔓有幸

挂住累累果实绕茅檐攀走;

让苹果压弯农家苔绿的果树,

教每只水果都打心子里熟透;

教葫芦变大;榛子的外壳胀鼓鼓

包着甜果仁;使迟到的花儿这时候

开放,不断地开放,把蜜蜂牵住,

让蜜蜂以为暖和的光景要长驻;

看夏季已从粘稠的蜂巢里溢出。


II

谁不曾遇见你经常在仓廪的中央?

谁要是出外去寻找就会见到

你漫不经心地坐在粮仓的地板上,

让你的头发在扬谷的风中轻飘;

或者在收割了一半的犁沟里酣睡,

被罂粟的浓香所熏醉,你的镰刀

放过了下一垄庄稼和交缠的野花;

有时像拾了麦穗,你跨过溪水,

头上稳稳地顶着穗囊不晃摇;

或傍着榨汁机,一刻又一刻仔细瞧,

对滴到最后的果浆耐心地观察。


III

春歌在哪里?哎,春歌在哪里?

别想念春歌,——你有自己的音乐,

当层层云霞使渐暗的天空绚丽,

给大片留茬地抹上玫瑰的色泽,

这时小小的蚊蚋悲哀地合唱

在河边柳树丛中,随着微风

来而又去,蚊蚋升起又沉落;

长大的羔羊在山边鸣叫得响亮; 

篱边的蟋蟀在歌唱;红胸的知更

从菜园发出百啭千鸣的高声,

群飞的燕子在空中呢喃话多。


(屠岸 译)


作者 约翰·济慈(1795—1821)19世纪初期英国诗人,浪漫派主要成员。1821年2月23日,因肺结核病逝于意大利罗马,享年25岁。他生前为自己撰写墓志铭道: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ten in water。此地长眠者,声名水上书。


地址:武汉市解放公园路44号

电话:027-82605800/82624796

传真:027-82624796

武汉文联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