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启权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中国楷书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湖北省政协书画院院委
湖北省书法院创作员
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湖北省书画家协会理事
湖北省篆刻研究院研究员
武汉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楷书委员会副主任
武汉书画硏究会培训中心主任
九三学社武汉书画院研究员
长江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
洪湖市政协常委
敖启权书法篆刻工作室导师
入选
第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中书协)
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中书协)
“天下大同 魏碑故里”全国书法大展(中书协)
“天下大同 魏碑故里”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中书协)
首届中国书法大厦杯入展
全国国展名家提名展
全国首届书法院作品展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全国书法展优秀奖
第四届“文质兼美”优秀基层书法家创作活动入选
湖北省第八届书法篆刻展优秀奖
湖北省第六届书法黄鹤奖
武汉市第八、九、十、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奖等
人生没有这么多一帆风顺,敖启权的书法之路也是如此。在决定放弃多年经营的广告公司后,他开始了北上求学之路,也就是这个时候,敖启权开始了从业余书法爱好者向书法家的转变。
结束多年经营的事业,并不是一件易事,但在敖启权这里的确早有“端倪”。少时就怀有书法梦的他,经历了事业起伏之后,仍怀有一颗热爱之心。于是,敖启权为梦想踏出这改变的第一步:参加培训班,进行专业的书法学习。由北魏名碑《张猛龙碑》入门,朝临暮染,心无旁骛用心钻研,真正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同时,他也确定了魏碑楷书的主攻方向。
学书一年后,他向“魏碑故里·天下大同”全国书法展投出了自己的作品,并且不算“意外”的入展了。这并非是偶然,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书法的硬实力让他走的更远。当然,这确实也给他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在接下来的全国书法篆刻展里,他再一次“幸运”的入展。从4万多件书法作品里脱颖而出,成为了湖北省当时15位入展作者之一。
敖启权十一届国展入展作品
这是多少个日夜付出才得来的结果?这其中除了坚持与努力,敖启权还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在学习之余与同学们交流分享,建立自己的魏碑学习模式,并在不断地练习中对整个魏碑体系的笔法和结字进行比照思考,总结出属于自己的方式。
所谓人生,自是有“起”便有“伏”。在书法国展之后,敖启权也参加了不少中书协举办的单项书展,却屡屡折戟。此时,敖启权正处在每个创作者都会经历的瓶颈期,但他并未消沉,冷静梳理了自己的问题,并将经验转化成前行的动力。
他从形似神非的活鱼与死鱼的对比照片里,领悟到书法中的体征美;从泡沫上仿碑刻拓片的效果,体会到了碑刻翻拓的各种变化.....在不断的学习和尝试中,他的书法进入到了“寓巧于正,藏拙于朴”的境地。此后,他凭借魏碑楷书作品再次入展全国书法篆刻展。“事”不过三,如果说上次入围国展还能称之为运气,那么四年后的再次入围,足以说明敖启权不容置疑的实力。
除了书法,敖启权在篆刻方面也小有成就。此前举办的 “深刻的印迹——敖启权篆刻作品展”,正是他在武汉封城期间居家抗疫时完成的作品。从篆刻作品“武汉封城”到“火神山”“雷神山”,从“云赏樱”到“健康码”“清零”......用这81方印记录了武汉的变化,用实际行动“以艺抗疫”。
深刻的印迹——敖启权篆刻作品展部分作品展示
书法作品欣赏
燕处超然
毛泽东《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碧松影里天常静 红藕池边水亦香
隶书怀君斗方
楼高但任云飞过 池小能将月送来
匠心无匠气 简约不简单
酒酣舞长剑 心清闻妙香
篆刻作品欣赏
谢谢你们为湖北拼过命
规格5cm×5cm
京(精)兵强将
规格2.5cm×2.5cm
相别在黄鹤楼
规格3.5cm×3.5cm
武汉有了烟火气
规格3cm×3cm
休戚与共
规格2.5cm×2.5cm
金曰从革
规格2.5cm×2.5cm
火曰炎上
规格2cm×2cm
木曰曲直
规格4cm×1.3cm
武汉解封重启(附边款)
规格5cm×5cm
地址:武汉市解放公园路44号
电话:027-82605800/82624796
传真:027-82624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