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聚江城 | 评论家岳雯:武汉的生机勃勃、水汽氤氲滋养了文学

发布时间:2023-10-27      作者:大武汉客户端      浏览人数:262人次

10月27日,2023武汉文学季举行“游江城 写江城——文学名家江城行”活动,从文学角度看见城市新貌。行走在东湖山水间,《文艺报》副总编辑、评论家岳雯说:“深刻感受到武汉是座山川形胜、水汽氤氲的城市,给文学提供了各种丰富的空间和可能。”

岳雯。记者周超 摄

“武汉的文学形象是生机勃勃的,充盈着水的氤氲之气。”岳雯出生和成长于湖北宜昌枝江,与武汉人同饮一江水。时隔多年再次来到武汉,岳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更深刻地感受到水养育了武汉的人们。山水的滋养潜移默化地进入到字里行间,让这里的文字充满了一股水的气息。

岳雯品读过许多来自武汉文学家的作品。在她看来,“作家往往会对生活有非常强健的热爱,表现在他们会对烟火的东西充满感动,人们身上蓬勃的生命热望感动了他们。”她举例说,著名作家李修文的《诗来见我》、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舒飞廉的《云梦泽唉》等都体现出不同文化的滋养让武汉的文学具有非常丰沛的可能。

岳雯表示,武汉作家是城市和文学联系非常紧密的一个群体,当作家描述出想象中的城市生活时,在某种程度上是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召唤出一种可能。“作家是创造性的,而不是反映式的,当有了一批作家在书写这座城市的时候,这里的人们自然而然就在阅读的过程中共同塑造了城市的性格和精神品格。”岳雯说,城市的含义不是建筑、地标,而是其内在的气质。武汉的这种内在气质非常鲜明,有很大一部分就来源于文学艺术等精神性的东西共同塑造。

在急剧变化的时代,如何以文学回答好“时代之问”?在岳雯看来,一方面,要对时代足够敏感,知道自己正处在一个大转折的关口上,心怀历史感,提醒自己在这个关口上记录下来的东西,有可能成为未来某个时期的证词。另一方面,不能跟时代有隔膜,应该积极地去关注,在关注中用自己作为作家、艺术家那种超出常人的心智、敏感和直觉,对时代进行提炼和发问,“在文学场域,新的时代会提供新的问题意识,促使我们不断思考,从而得出新的看法。也有可能并不能得到答案,但我觉得提问过程都是有意义的”。


地址:武汉市解放公园路44号

电话:027-82605800/82624796

传真:027-82624796

武汉文联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