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光明,重拾自然诗趣

发布时间:2013-05-10            浏览人数:9857人次
大幕拉开,少女弹出的音符从琴键中缓缓流泻,橄榄树旁那只和平鸽在聚光灯下展翅欲飞……第七届“诗歌人间”春季活动朗诵会就在这样一片明媚盎然的春光中拉开序幕。5月10日晚的光明新区实验学校演艺厅,周亚平、刘立杆、张执浩、小引、陈陌、乌青、韩梅、杜绿绿、杨兰等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诗人齐诵“自然之诗”,诗歌的魅力再次浸染了深圳文学爱好者的心。
自然之诗 清新灵动
诗歌朗诵会向来是“诗歌人间”主题活动的华彩部分,诗人们一一上台。对于如何以自己的方式诵读自己写的诗,每个诗人都有不同的感悟和见解。首先上台的诗人张执浩,说他更愿意以“读诗”来代替“朗诵”这个字眼。这位本色诗人有着一双从凡尘俗世中发现诗意的眼睛,在他的笔下,地下的根茎、废园里的南瓜藤、发芽的土豆等都饱含意味。“如果根茎能说话/它会先说黑暗,再说光明……”昨晚他以《如果根茎能说话》等三首诗作率先把观众带进了第一诗篇“自然之诗”的无穷韵味中。
因《西北偏北》成名的小引则认为:“专业人士的朗诵可能把诗歌变成另外一种意思,但我个人认为,诗歌本身是‘小声音’。”来自湖北的他,用武汉话朗诵了自己的诗歌《远方》。“我们互相猜测,十年前到底发生了么事……”方言朗诵引得现场阵阵会心的笑声和掌声。
女诗人陈陌、杜绿绿,也分别用《七月雪》、《提前到来的调音师》等作品带来了清新、自然、活泼、灵动的诗风。
心灵之诗 先锋新锐
在“诗与自然”的主题下,诗人们还尝试了看待世界、对待自然的新视角和新维度,让观众领略到诗歌表达的无尽可能。
和别的诗人拿着诗集不同,乌青直接拿着手机就上台朗诵起自己的诗作。这位因《对白云的赞美》等作品而备受争议的诗人,描写的多是眼前的事物和景象,极度口语化,像自言自语又像唠家常。昨日他的“乌青体”让现场响起一阵会意的笑声。“刘淼送来一箱阿克苏苹果/我放在门口/时而洗一个吃……”《阿克苏苹果不等你》,口语化写作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体验。
什么是“微博诗”?韩梅就尝试了这种独特的诗体。在微博诗《一颗雨掉下来,硬是摔不碎――――致微博及博友》中的选段中,她以类似于微博语录集的形式,探讨了语言实验的无限可能。不仅诗作充满了实验性,韩梅的朗诵也与众不同――她把序号和标点符号也一一读了出来。
在周亚平的诗中,观众也能体悟到新媒体对当今诗歌创作的深刻影响。“顺流而下,到了曼听,最近处的人,也是千里之外的,@于坚”这首《曼听》中还出现了微博中常用的符号“@”。
作为“他们”诗群重要力量的刘立杆,也用《冷淡》的眼角、凝滞的《雾霾》、清晨的《郊外》,为观众弹响了他的心灵音调。
光明之诗 齐拾诗趣
因为诗歌,我们在凡尘俗世中拥有了一盏心灵明灯;因为诗歌,我们得以保有内心的云淡风轻。当晚诗歌爱好者相聚的地方,又恰好拥有一个充满希望的名字:“光明”。昨晚,光明新区的诗歌爱好者和文艺工作者们也上台演出,与诗人们一起重拾自然诗趣。
“同学们好,我也是一位小学老师。”女诗人杨兰看到观众席上许多张中小学生的稚嫩面孔,倍感亲切。她朗诵了《夜色》等作品,极简的意象中营造出动人心魄的感受。
当晚,“光明杯――诗与自然”网络诗歌征文中的获奖诗歌也首次揭开盖头,《蔚蓝的旅途,半首诗》、《东门岛》、《仙湖植物园》等一批优秀作品等在现场诵响。光明新区实验学校的学生们还带来诗剧《九月黄花遍地伤》,在母亲节即将到来之时,以诗歌的形式歌颂伟大的母爱。诗歌的美好,将从小浸润他们的心灵。

地址:武汉市解放公园路44号

电话:027-82605800/82624796

传真:027-82624796

武汉文联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