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联“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成果显著 推文艺精品力作讲好武汉故事

发布时间:2016-12-27            浏览人数:3405人次

武汉文艺志愿服务进社区   武汉摄协摄影



《武汉印象》系列丛书 



     过去5年来,武汉市文联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出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
    一大批武汉文艺家积极开展文艺创作,势头强劲,精品力作层出不穷,文艺奖项佳音频传,彰显武汉文艺的实力。为促进我市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五城”作出积极贡献。


    推出文艺精品力作 提升“文艺汉军”全国影响力
    以池莉、刘醒龙、冷军、樊枫等为代表的武汉文艺家不断推出精品力作,彰显了“文艺汉军”的不俗实力。
    近两年,作家池莉创作长篇小说《呼吸》;中短篇小说集《汉口情景》,出版《有价值悦读——致无尽岁月》《金中篇——池莉小说集》《走向世界——池莉小说集》《中国好小说——池莉小说集》《池莉诗集·69》等著作,广受好评。池莉还于近年应邀前往德国、法国、英国等十几个国家,与各国读者交流文学创作,介绍故乡武汉的人文历史,让“武汉故事”传播到世界。作家刘醒龙创作长篇小说《蟠虺》;散文集《一滴水有多深》;小说集《中国好小说·刘醒龙卷》《大家大系列·凤凰琴》;散文集《抱着父亲回故乡》《重来》《我的山河我的家》;中篇小说《赤壁》等,并屡获国内文学大奖。作家李修文创作完成散文集《山河袈裟》,由他编剧并监制的电视连续剧《十送红军》多次获奖。诗人张执浩、阿毛诗歌佳作频出,多次在国内重要文学刊物发表。
    画家冷军近年创作油画《画室写生系列》《画院写生系列》《美国写生系列》及武汉会战主题创作等。2014年,他应邀到美国夏威夷大学讲学。今年,他举办中华意蕴——中国油画艺术国际巡展(法国展),在澳门理工大学进行教学示范和文化交流。樊枫近年创作了“城市山水系列”中国画《日暮乡关》《蜀山老街》《宜兴远眺》《善卷洞记象》《天然云境》等。应日本大分市邀请,2014年樊枫参展《大分·武汉印象》,其作品《都市味像》参加在德举办的《东西对话》交流展。今年,樊枫应邀参加在新西兰举办的“翰墨丹青舞大洋——中国画名家作品展”,并赴欧洲采风。
2014年,由市音协、舞协众多会员参演的歌剧《高山流水》获得第二届全国歌剧节比赛最高奖——优秀剧目奖;2015年,由汉剧优秀青年领军人物王荔领衔主演的大型剧目《宇宙锋》荣获第27届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


    发挥文艺优势 助推武汉“志愿者之城”建设
    近年来,武汉文艺志愿服务工作以“为民惠民乐民”为宗旨,广泛开展以突出“送文化、种文化”为主题的各类文艺惠民志愿服务活动。
    2014年,市文联成立武汉文艺家志愿团,下设8个业务分团和13个城区分团,涵盖文学、美术、书法、戏剧、曲艺、摄影、音乐舞蹈、民间艺术等多个艺术门类,实现全市市区两级全覆盖。文艺志愿工作得到我市以池莉、刘醒龙、冷军、董宏猷、周锦堂、陆鸣、王丹萍等为代表的文艺名家的积极参与。
近年,我市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形式丰富,如“文艺志愿者百场演出社区行”、“5·23到人民中去”系列文艺志愿活动、“我的中国梦·我的价值观”百场文艺巡演、“夏之风·东湖戏剧惠民展演周”等,深受市民好评。
    今年,武汉文艺家志愿团把“送文化”向“种文化”延伸,关注基层文艺骨干,通过辅导培训以点带面,扩大文艺服务人民群众覆盖面。5月,武汉文艺家志愿团在汉阳江欣苑社区举办“种文化”培训活动,组织黄德琳、沈伟、陈幼玲等8位艺术家重点对汉阳区文艺骨干开展了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等8个门类的文艺志愿培训辅导。
    为了让市民有机会欣赏著名画家冷军的代表作,市文联正着手筹建冷军美术馆。冷军将拿出自己百余幅画作、百余件雕塑在该馆常年展出,力争将武汉打造成为国内写实派油画的创研中心。
武汉作协今年年初制定了《武汉作家深入基层蹲点采风活动管理办法》,并于3月在黄陂举行武汉作家蹲点挂职锻炼启动仪式暨文学骨干培训活动,利用“挂职”的时机,鼓励作家深入民间,写出真正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


    围绕宣传武汉精神、形象 开展“武汉系列”文艺创作活动

    市文联坚持以弘扬武汉精神和宣传城市形象为核心,积极组织开展文艺创作活动,已形成武汉·印象、雕塑、聚焦、书写、唱响等五个“武汉系列”文艺品牌项目。
    2013年起,市文联主持编撰《武汉印象》系列丛书,至今年,该丛书已连续出版4年。丛书以散文、摄影、美术、书法文艺形式记录武汉城市年轮,反映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丛书出版后,已先后在武汉各书店上架销售,并在武汉各大交通枢纽、公共场所、社区等处免费赠阅。
    “武汉·印象”美术创作活动自2009年创办以来,已举办七届。活动以“武汉印象·一方水土”“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为主题进行创作,组织百余位著名艺术家参与,集中创作了几百件美术作品。
    自2010年始,《雕塑大武汉》报告文学丛书,至今年年初,已出版第四辑。丛书全景式展现改革开放以来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宣传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讲好武汉故事,传播武汉声音。
聚焦大武汉摄影创作活动自2011年举办以来,举办了多场以“让城市安静下来”“美丽武汉”等为主题的聚焦武汉摄影大赛,让多幅佳作展示给广大市民。
    “书写大武汉”自2012年以来,共举办五届,活动以书法为载体,围绕打造武汉“艺术之城”,展现武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2015年,市音协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合唱大赛,受到音乐界高度关注。2016年12月16日,怀念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知音杯”全国(武汉)合唱节在武汉杂技厅拉开帷幕。武汉也被中国合唱协会授牌,成为第八个“全国合唱基地”。
    


亮点:
    5年来,武汉文艺家不断推出精品力作,文艺奖项佳音频传,彰显了“文艺汉军”的不俗实力。
    5年来,武汉文艺工作者广泛开展以突出“送文化、种文化”为主题的各类文艺惠民志愿服务活动。截至今年底,武汉文艺家志愿团举办志愿服务活动近2000场次,参与的文艺志愿者超过万余人次,惠及百万市民。
弘扬武汉精神,宣传城市形象,市文联积极组织开展文艺创作,《武汉印象》系列丛书连续出版4年。丛书以散文、摄影、美术、书法文艺形式记录武汉城市年轮,反映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有三分之一的稿件来自于广大市民。


全国地书大赛:饱蘸长江水书写大武汉
    近年来,由市文联指导主办的全国地书大赛,吸引全国各地书法高手参赛,成为武汉一道独特、靓丽的城市风景。
    武汉地书协会会长徐悦民介绍,2013年4月,首届武汉地书大赛在汉口江滩举行,至今已连续举办四年,得到全国书法爱好者踊跃参加,选手上至98岁老人,下有5岁孩童。“武汉地书大赛在全国创先河,展示了武汉群众文化艺术的繁荣”。如今,武汉全国地书大赛由地区比赛发展为全国赛事,形成了一股“地书热”。
    三年多来,地书协会成员由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如今的三百余人,分会由初期的三四个点拓展到遍布三镇,丰富了我市群众文化活动。
    四届地书大赛每年设立一个文化主题。其中,2015年武汉地书大赛以“清风作伴,只留清气满乾坤”为主题,参赛选手以廉政、修身养德为内容进行书写。大赛组委会专门制作了一块巨型的“百廉石”,上面刻有100个不同书体的“廉”字,这也是全国首块以廉洁文化为主题的户外石刻雕塑,这届大赛获中纪委网站等媒体关注。2016年中国武汉第四届地书大赛以“书写经典名句 弘扬文化自信”为主题。

武汉美术馆:用艺术关怀城市每个人
    2015年7月,由市文联主管的武汉美术馆入选第二批国家重点美术馆。近年来,武汉美术馆在展览体系、收藏路径、教育推广、运行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成果显著。“艺术,美丽一个城市”成为该馆的理念。公共教育及公共文化服务有声有色,充满人文关怀,是该馆突出的特色之一。
    近年来,武汉美术馆打造“武汉美术大课堂”“保华街二号艺术沙龙”“美艺坊”“社区服务”“湖北少儿美术节”五大公共教育活动品牌。每年,由该馆与美术志愿者共同举办的教育推广活动150余场次。由武汉文艺志愿者参加的“用艺术点亮星星的孩子——自闭症儿童心理疏导系列活动”和“这一季,来武汉看水彩——十二届全国美展水彩(粉)画展系列推广活动”分别被文化部评为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项目。
    “用艺术点亮星星的孩子”是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疏导公益项目,聘请专业老师为他们定制绘画、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的艺术课程,专门组织一批志愿者一对一为他们服务。开办两年多以来,共开展活动百余场,参与活动的孩子有600余人次,活动效果显著。
    “武汉美术大课堂”是以普及美术知识为目的、以大众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公益项目,现已成为武汉美术馆公共教育服务的一个重要品牌。“武汉美术大课堂”五年举办了400余场的讲座,参与人数达到万余人次。
    
知名文艺家联手挖掘东湖深厚历史内涵
    今年6月起,市文联组织我市文学艺术名家,参与东湖绿道工程驿站命名、智慧绿道文化艺术产品生产等建设工作。以池莉、冷军、黄德琳、贾连成为代表的文学界、美术界、书法界、摄影界名家参与其中。
市文联先后多次组织作家、历史学者、档案专家、语言文字专家等开展了座谈、实地走访、现场参观,并形成具体命名建议。
    为持续做好绿道的文化内涵挖掘工作,市文联组织专家对部分特色景点(桥梁、亭台等)的名称进行一次全面梳理、论证,进行重新命名,并为驿站、景点进行书法创作。一大批知名书法家为绿道创作并书写了作品,将建成碑林在绿道展出。著名作家刘醒龙创作并亲自书写的长文《东湖赋》也将在其中展示。
    市文联还组织专家为智慧绿道提供文化艺术产品,以文学、美术、书法、摄影和音乐等艺术形式为载体,通过有声版、图文版等方式,让游客通过扫描二维码及时获取相关信息,进一步了解东湖、了解武汉。
    出版了《东湖印象》丛书。丛书拟分为诗歌、散文、历史典故三卷,分册暂名为《东湖吟》《东湖咏》《东湖说》,共收入有关描写东湖的散文58篇、诗歌230篇、历史典故45篇。既收入了屈原、李白等古代名家与东湖有关的诗歌作品,又收入了谢冰莹、苏雪林、熊召政、方方、董宏猷、田天等我市一批知名学者、作家的创作。
    
“传统戏曲进校园”让青少年一代爱上传统文化
    市文联,武汉戏剧家协会近年举办一系列活动,为传统戏曲在当下生存、发展培育土壤,并将戏曲融入青年一代的生活。
武汉大学生戏剧节创立于2007年,旨在打造戏曲文化品牌活动,为学子提供戏曲学习交流的平台。该活动通过传播传统文化精髓,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广大学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
截止到2015年第五届大学生戏剧节,武汉所辖高校所属戏曲社团已有十几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院校都有大学生戏曲社团,报名参加戏曲比赛的学生已经逾百余名,戏曲的种类也由原来的京剧、越剧发展为如今多剧种参赛,学生们表演水平提高明显。
    武汉中华海内外京剧票友艺术节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年已举办四届。每届票友节吸引众多票友参与,从幼儿园的孩子到大学生,他们在舞台上崭露头角,积累了表演经验,收获了舞台知识。市剧协还在我市多所高校、中小学成立戏曲教育基地,组织戏曲名家不定期前来传授知识,梅花奖获得者夏青玲、王荔都曾任客座指导老师。
    今年,文联开展了“欢乐一家人”武汉首届戏曲亲子秀活动,全市200余个家庭参与。这次活动也是武汉戏曲进校园活动的重要篇章之一,让戏曲从走进校园到走进家庭。

本版撰文:

记者宋磊 通讯员 王浩 蔡柳柳


———— 转载自《长江日报》



地址:武汉市解放公园路44号

电话:027-82605800/82624796

传真:027-82624796

武汉文联微博